第265章

作品:《哑巴小夫郎

    因为昨天才告过假,所以小曲和天石便将他的生辰宴推到了晚上去办,这样既不耽误天宝楼的生意,亲戚朋友们也赶得及来吃席。
    江师傅临到下午的时候便将后厨的活都交给了徒弟,然后背上他的厨具和一口铁锅到了抱月村。
    他可是承诺了小苕儿的,要做干锅给他吃。
    夏小曲牵着小苕儿和橙橙还有惢儿回家的时候隔老远便闻到了饭菜飘香,空气里都是辣味,馋得人直流口水。
    他没有接到圆儿和芳儿,听惢儿说他们俩一下课就和沈问野跑出去玩了。
    程天石买了西瓜冰在井里,傍晚时分捞上来的,高娘子在灶屋帮忙,摸了一下西瓜后嗖的一下收回了手,道:“好凉啊,这小孩儿们吃了肠胃受得了吗?”
    “放心吧。”程天石指了指墙角的背篓,道,“有没冰过的,要是不喜欢吃西瓜还有桃子和李子。”
    “那成,我给孩子们洗点桃子出来,我看圆儿和惢儿都喜欢吃。”
    话音落下,外边传来潘青青的声音。
    “我回来了,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你才从镇上回来不嫌累啊,赶紧去歇着吧。”高娘子道。
    程天石将西瓜一个个地放在桌上后也走出了灶屋,迎面看见五姑和嫂子还有叶正他们都来了,便赶紧上前去接。
    夏小曲在外面找了一圈,这才终于找到了偷摸跑出去玩的三个人。
    沈问野见天黑了要回家,可圆儿还没玩够,硬要拽着他去找惢儿,进院子看见了爹爹后又急忙跑过去。
    沈问野低垂着眉眼朝潘青青问了好,接着便想离开,圆儿却紧紧抓着他不放,还笑眯眯地介绍:“爹爹,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沈问野。”
    潘青青见沈问野还有些惧怕自己,便语气柔和地道:“圆儿,要好好照顾朋友啊。”
    “当然啦,爹爹,沈问野今天晚上可以住在我们家吗,他回家一趟好远呀,天都要黑啦。”
    沈问野垂着头,满脑子都是那句“最好的朋友”,没有听见圆儿后面说的话,失落地小声嘟囔着:“怎么不是唯一的……”
    冬冬特意回家打扮了一番才来的,小模样可俊俏了,手里还拖着一只大白鹅,隔着老远就开始喊:“苕儿,大鹅。”
    坐在五姑怀里吃花生的苕儿听见声音后连忙下地,颠颠地跑过去和冬冬抱抱。
    结果冬冬一松手,那大鹅顿时逃走,“鹅鹅鹅”地叫唤,在院子里又飞又跳,彭盼水费了好大劲才抓住,然后拎去了灶屋。
    “来,今儿给我大侄子添个菜。”
    江师傅瞅了一眼,转手抓起案板上的刀,道:“正好,做道火焰醉鹅。”
    “醉鹅?”程天石四处看了看,挠挠头道,“我得找找家里还有没有米酒。”
    夏小曲和青青在院子里招呼客人,忽然听见了敲门声,芳儿便立马跑过去开门。
    “爹爹,是小胖!”
    话音落,方才还人声鼎沸的小院瞬间安静了下来,夏小曲和潘青青走过去一看,小胖正抱着一罐蜂蜜乖巧地站着。
    “叔爹,我爹爹说弟弟生辰,要把这个给弟弟。”
    夏小曲接过蜂蜜罐子,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小胖往里瞧了瞧,又转身望着潘青青,小声地问:“叔爹,我可不可以和圆儿他们玩?”
    潘青青侧开身子让路,回:“当然可以啦,只是你跟你爹爹说了吗?”
    他怕小胖一直没有回去田禧会着急,结果小胖却转而指向身后不远处,道:“阿力在那里,他可以一起来吗?”
    不远处的树下果然站着一个男人,潘青青望向夏小曲,夏小曲犹豫一会儿后点了点头,拎起蜂蜜罐子的提绳,比划:“当然可以了,正好今天有许多好吃的,你和阿力一起吃了饭再回去。”
    “好耶,谢谢叔爹。”小胖被教得十分有礼,道过谢后才跑去找阿力。
    夏小曲将院门大开着,阿力过来的时候笑着点了点头,有些羞涩。
    阿力平时话少,脸上也不大有表情,这会儿笑起来竟和小胖有几分相似。
    潘青青显然也发现了,惊讶地看着夏小曲,夏小曲则轻轻摇了摇头。
    第127章
    岁末将至,夏小曲如愿转到经学堂,分去了上官先生那里。
    上官净是个老顽童,经常作弄他们,李聪转到他门下没多久便学了个精通,夏小曲严重怀疑李聪那性子就是跟着上官先生学的,而石淼则在文先生手下学得越来越老成持重。
    腊月初八,夏小曲让人熬煮了腊八粥,分给天宝楼和夏记小面馆每一位老顾客
    去年的这个时候夏记小面馆已经有了十个银桃顾客和五个金桃顾客,今年又多了三个银桃和两个金桃,正好凑足二十个。
    为了让其他顾客更加愿意花钱,夏小曲和程天石还有青青一商量,决定发放抵用牌,年底的时候金桃和银桃顾客每天可以用抵用牌在夏记小面馆免费吃一顿饭。
    金桃顾客限时一个月,银桃顾客限时半个月。
    部分顾客眼馋天宝楼的,便跑去天宝楼问有没有这样的酬宾,程天石一拍大腿,带上小夫郎去找彭盼水和大洪包山他们。
    几家凑在一起商量了一通,决定仿造夏记小面馆的规矩也搬出一个天宝榜来。
    除了消费金额的上升以及酬宾的优惠力度更大以外,其余的基本都是沿用夏记小面馆现成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