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品:《下班别跟钟医生回家

    “今天班里聚餐,可能会晚。”
    “结束了发消息,我去接你。”
    时桉点头,“能喝酒吗?”
    “一点点。”钟严威胁,“要是醉了,我不仅录音,还拍视频。”
    时桉笑着说:“知道了。”
    毕业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想成为合格的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晚,大家举杯畅饮,感慨比高三还苦的八年,忧愁前途未卜的明天。
    聚餐持续到深夜,众人挥手告别,时桉步子摇晃,慢悠悠上了钟严的车。
    烂醉的脸和满身的酒气。
    钟严帮他插上安全带,眼睛从有戒指的手指划开,温柔责备了句,“这就是你的一点点?”
    “没醉。”时桉扭过去,闭眼要睡,“就是一点点。”
    车平稳行驶,钟严时不时看人。
    时桉斜靠着,懒懒望向钟严,“你毕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钟严驾驶着方向盘,“跟你差不多,喝酒聚会散伙饭。”
    “会难过吗?”
    “忙着留学,没感觉。”
    当年留学政策调整,他和徐柏樟、梁颂晟提前两年毕业,时间缩短,每天都很忙。外加有好友相伴,没分离感。
    车停在家门口,钟严帮他解安全带,“能自己走吗?”
    时桉抓他袖口,偷偷划手背,“不能了。”
    钟严拉开车门,“抱还是背?”
    时桉压在他后背,鼻息在颈动脉上吹,“读博有意思吗?”
    “对我来说很无聊。”钟严按电梯,“德国留学很变态,我读的研究院是地狱级别。”
    难考、难读、难毕业。
    除了日常学习,临床方向还要在下属医院任职。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研究、写不完的论文,每个人都绷着弦。
    “国外的东西难吃,周边没娱乐场所,老梁和老徐忙着毕业,成天没日没夜。我除了飙车,生活一潭死水。
    钟严刷了电梯卡,用耳朵蹭他柔软头发,“肯定不如你在国内读博有意思。”
    “我放弃了。”
    “什么?”
    时桉下意识搂紧,生怕会被丢下去,“我放弃了医大的读博资格。”
    电梯门打开,钟严还站在原地,声音像浇冷水,“你想干什么?”
    “我也想试试地狱级留学。”
    钟严走出电梯,“今年没机会了。”
    那边的申请至少提前半年,就算走往届推荐,最快也得三个月,六月初已经截止。
    “我拿到offer了。”时桉能听到自己颤抖的呼吸,“崔教授给的我推荐资格,下个月走。”
    钟严没动静,只有鞋底撞击地板的声音,像撬开头颅的骨钻。
    房门打开,时桉跌进床里,他慌忙后退,却被钟严握住脚踝,强行扯回来。
    钟严的身体和气势一并砸下,掐疼他的下巴,“时桉,你什么意思?”
    “我想留在急诊科。”
    “留下的方式很多,你选最难的一种?”
    “我想靠本事留下。”时桉郑重其事,“不是靠你。”
    全球最难考的医学院之一,拥有这样的身份,他配得上任何一家医院,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什么叫靠我,你自己没实力吗?”钟严凶得像被风冻实,“别人不懂我,你也不懂?”
    时桉当然懂。
    但没有绝对实力,还是会心虚。
    时桉:“我还想尽快公开关系。”
    想不必顾及其他,大方承认,急诊科主任钟严是他男朋友,是喜欢了很久的人。
    “只要你愿意,明天全院皆知。”
    “我不只想当你男朋友。”时桉仰下巴,投进他视线里,“我还想成为优秀医生,学习尖端医疗技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我不甘心只做你的助手,还想追上你的脚步,和你齐头并进。”时桉看着他,深呼吸,“如果可以,我想有一天比你还耀眼。”
    可在钟严眼里,他从没暗淡过。
    时桉:“你会支持我的,对吗?”
    钟严揉他头发,热气扑到眉心,“我多想不支持你。”
    “我会回来的。”时桉粘进他怀里,“尽快回来。”
    钟严想把人困在身边,永远逃不出去,“讨好我,别让我后悔。”
    时桉没有犹豫,翻身跨钟严腿上,边抽腰带边和他接吻。
    时桉的讨好追不上暴行,即便他坐在上面,仍是被掌控的一方。钟严吻他纹身,再咬疼他耳垂。
    布料逆着纤维的纹路撕扯,纽扣落在地上,有塑料制品的声音。
    钟严拨开他,像划手术刀那样简单。想像纸一样揉烂,再用蛮力展平。在里面发芽,野蛮生长。
    “时桉,记得你说过什么吗?”钟严把力量嵌进去,“你说,钟老师,请自重。”
    钟严每说一句话,都要加快一分,“还自重吗?”
    时桉被浇了火,烧的他动荡不安,“不,嗯唔不了。”
    “放弃国内读博资格。”
    “找崔教授要推荐。”
    “还瞒了我三个月。”
    钟严的气息刮在他身上,要长进骨骼里,“时桉,你好大的胆。”
    时桉破碎拼凑再破碎,所有的解释都变得扭曲,“钟老师疼、求你。”
    “别叫我老师。”钟严侵.犯他的锁骨和喉结,“我不喜欢听你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