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 [管理]  [举报
类    别:科幻异能 作    者:吴蔚 管 理 员: 全文长度:222877字
最后更新:2025-02-10 文章状态:连载中 授权级别:暂未授权 首发状态:他站首发
总点击数:29 本月点击:0 本周点击:1 收 藏 数:0
总推荐数:0 本月推荐:0 本周推荐:0  
最近章节:第25节

内容简介:
    《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为非虚构类历史纪实文学,内容包括发生在清朝的著名四大奇案:科场案、甘肃冒赈案、刺马案以及杨乃武与小白菜。这四个案子,无一不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且分别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背景,能从根本上折射出满清一朝的政治、军事、社会、民生各方面。    第一章:科场案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往权势和利益的唯一门槛,因而无论采取如何严密的防范措施,或如何残酷的严刑峻法,始终还是难以杜绝侥幸者的作奸犯禁。民国年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汉民一度叱咤风云,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即历史上著名的科场代考枪手——他曾经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均顺利中举。    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农历是丁酉年。按照清朝制度,子、午、卯、酉年为大比(乡试)之年,因此在这一年的八月,全国各省的省城都将要普行乡试。    各地的考场中,以顺天科场最为重要。顺天科场设在京师北京,凡顺天(今京津地区)、直隶河北省、关外以及名隶国子监或籍系满蒙汉军八旗的士子,都可以参加顺天乡试,称为北闱(闱为试院别名)。同时也允许各地监生、贡生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对于丁酉年的乡试,天下莘莘学子已经翘首期盼了三年。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年,将发生清朝历史上最大的科场案。即使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上,此案也是空前的一页。    自隋朝实行科举取士以来,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施行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渠道,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这种以考试成绩而不是以门第来选拔官员的制度,虽然有其必然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封建时代,确实是统治者所能找到的唯一的能在最大范围内、最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机制。学而举则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晋身的士大夫阶层。


作品关键字: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

[最新书评]    [精华书评]    [全部书评]
发表书评: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