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作品:《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

    罗家子嗣就那么几个,徐晨星年纪血脉都对得上,定然是皇后的孩子。
    听到这里,徐晨星摇头:“万一我是失落的罗家后人呢?罗家传承多年,外嫁女无数。”
    太子知徐晨星抗拒,为徐晨星解释道,罗家人血液的奇特之处,若无药物维持,两三代就断了。
    罗家曾经出过血脉混淆的事情,故从那一代开始,罗家人会特意服用药物,以验证血脉。
    因服用的药物不同,与其子女血液起反应变色的药物也不同,故每个罗家人都会服用不同的药物,以验证血脉。
    此方甚妙,若不是吃不了试药的苦,也不知试哪些药,怕是注重血脉的世家大族、皇室宗亲早就用了。
    听到这,徐晨星认命了,哪怕再不乐意,如果皇帝太子没有说话,眼前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大哥无疑了。
    徐晨星心里乱糟糟的,看着皇帝和太子期盼的眼神,父亲和大哥的称呼怎么也张不了嘴,只好转移话题问太子的容貌为何与阿阳不同。
    太子有些失望,却还是为徐晨星解答。
    罗家虽不再行医,但也留下了诸多方子和医书,其中一味方子,乃是易容改颜之术,之前太子被人暗算追杀,就是服下易容药,方才甩掉了追杀他的人。
    可惜的是,救援他的人也因此找不到他,偏偏太子还暂时失忆了,成了云见山和徐晨星救下的不明人士阿阳。
    其实追杀太子的人和皇帝派来寻找太子的人都关注过阿阳,但太子不仅容貌、身形也变了。
    皇帝的人试探一番,发现阿阳毫无反应,加之他处也有线索,就没再多加关注了。
    太子回到芸州,许是喝多了泉水,记忆逐渐苏醒,他一路返回京城,回到熟悉的地方没两天就恢复了全部记忆。
    恢复记忆之后的太子,想到徐晨星和罗家老祖相似的容貌,以及合适的年纪,立马派人偷偷取了徐晨星的血验证,得知结果后自是喜不自胜。
    皇帝和太子虽然很想立马就和徐晨星相认,但徐晨星正在科考,两人考虑再三,还是忍住等徐晨星考完再说。
    徐晨星苦读多年,虽然皇子的身份能让他不需要功名的帮助,但寒窗苦读多年,就这么放弃了也是可惜。
    皇帝和太子只能苦忍思恋,焦急万分等徐晨星考完,体验一把读书人家人的陪考焦虑。
    听到这里,徐晨星十分感动,皇帝和太子都是身居高位的人,能如此尊重他,实在是出人意料。
    见徐晨星态度松动,皇帝趁机说:“川儿,你可怪父亲弄丢了?”
    “孩儿不怪。”皇帝一片慈父心,徐晨星能感受到,他真心实意接纳了生父。
    “好好好。”
    太子在一旁咳嗽一声,皇帝这才想起正事,脸色一肃问道:“川儿,你与那云家子相恋,可是真心?云家可有好好待你?那云家子可曾逼迫你?”
    对于云家,皇帝内心复杂,他们早就把事情查得清清楚楚,自然知道若不是云家出手,自己孩子就得为奴为婢了。
    但好好的儿子成了个断袖,连婚都成了,皇帝是咋看咋觉得云见山不顺眼。
    徐晨星立马跪下:“父亲,我和他是真心的,望你成全。他曾经为了我的前途拒绝过孩儿,但孩儿执意与他在一起,父亲,你成全我吧,有你给我撑腰,见山定不敢拒绝我。”
    皇帝眼神顿时微妙了,难不成那云家子不是姑爷?而是媳妇?
    太子一看就知道皇帝想歪了,不过云见山对他有救命之恩,他是不会恩将仇报的。
    皇帝和太子只想确认一件事,那就是云家和云见山对徐晨星有无逼迫,以及得知自己身份的徐晨星是否还愿意与云见山在一起。
    若是有逼迫,看在云家抚养徐晨星和救了太子的情况下,一切既往不咎,只让徐晨星和云家断了就是。
    若是徐晨星坚持和云见山在一起,哪怕心里不乐意,皇帝也会成人之美。
    原本皇帝是不乐意的,但在太子劝说下,加之心里愧对徐晨星,最终还是决定一切遵循徐晨星的意愿,便是徐晨星不愿意认回自己的身份,皇帝也同意。
    徐晨星当即就想说自己不愿意回皇室,但被眼疾手快的太子阻止了。
    太子语重心长地说:“见山啊,哥哥知道,你怕父皇反悔,将来对云家动手。但之前云家和书院被如此成安侯府逼迫,你难道不想借助自己的身份吗?若你回归皇室,云家有功,书院有功,你作为大晋皇子,自是想怎么扶持怎么扶持。”
    之前太子没动成安侯府,自是留着给徐晨星出气的。
    徐晨星不说话,太子之言,确实道出了他的隐忧。
    现在皇帝开明,以后呢?看着徐晨星和云见山一直没有子嗣,万一打着为子女好的旗号拆散他们呢?
    皇权逼人,他和云见山如何抗拒?
    皇帝叹了一口气说:“川儿,父皇找了你多年,只盼你好,你再考虑考虑。”
    听完徐晨星说完,云见山好一番消化徐晨星的身世,过了许久方才说:“恭喜晨星,找到亲人。”
    世间有太多孤儿,能得亲人惦记的有几个?
    徐晨星想到思子而终的皇后,苦寻多年的皇帝,心里酸涩:“可我不想做皇子。”
    云见山摇摇头说:“晨星,你值得。”
    一旁的云母也点点头说:“晨星,皇后临终都放不下你,陛下也不曾放弃寻找你,太子也因为找寻你遭了暗算差点没了命,你的亲人不曾辜负你,你也应该莫要辜负他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