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作品:《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 云见山和云母知道徐晨星担心什么,但徐晨星值得一切最好的。
既已找到亲人,就该回去才是。
父母子女的缘分,本就没有定数,徐晨星和父母,原是缘分浅的,如今这断了的缘分好不容易续上了,就该珍惜才是。
“我相信晨星,无论何种身份,何种地位,皆不会辜负你我。”
云母也劝道:“我虽多年在芸州,但也知陛下是位仁慈开明的君主,娘相信,无论如何,他绝不会棒打鸳鸯的。”
一番劝说下,徐晨星也放下了顾虑,决定恢复自己的身份。
只可惜天色已晚,不能及早告诉皇帝和太子。
第147章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人登门拜访了。
来人很是出乎意料,是云允文的母亲。
徐晨星昨日骤然得知自己的身世,心绪复杂,直到天将明才闭眼睡下,故是云见山招待的。
云允文母亲寒暄几句,就拿出一封信说:“这是我儿嘱咐我在殿试结束后亲手交与云公子的信。”
信?这信怕还是云见山托人送给云允文母亲的,云允文这绕一大圈送信干啥?
云见山接过信,笑着说:“多谢伯母送信了。”
信既已送到,云允文的母亲就提出告辞,云见山也不多留,让人赶了马车送云允文母亲回去。
等人走了,云见山拆了信准备看看写了啥。
原以为是云允文恭喜大家高中的信件,不料云见山看了两眼,脸色大变。
云允文在信中,只说了一件事,云父之死,不是意外,乃是云允城所为。
云见山立马去找云母,云父的死,云见山只知道是意外落水而亡,具体的情况却是不清楚的。
云母刚刚起床洗漱,见云见山脸色难看,有些奇怪,问道:“见山,怎么了,一大早和谁闹矛盾了,脸色这么难看?”
云见山吩咐一旁侍候的丫鬟下去,等房间里就剩母子二人后,拿出信给云母。
“这是云允文的母亲一大早送来的信,娘,你说这可是真的?”
云父当年是外出参加一个宴会,那个宴会设在运河上的船上。
云父喝了点酒,在甲板上透风,船颠簸了一下,云父一个不小心就掉了下去,云父并不会水,等被人救上来时,人已经没有了气息。
宴会上云父并无仇家,当时甲板上也有其他人看着,故云家人没有多疑,只忍着伤心办了云父的后事。
云允文在信中提到,举办宴会的那条船,对宾客的身份验证并不仔细,当时云鸿安和云允城走商到了芸州,也混上了那条船。
两人原本只想跟云父套套交情,最好跟云家搭上线。
不料云父对盛京云家的人厌恶得紧,云允城和云鸿安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云父自然没有给他们好脸色。
云允城怀恨在心,在船颠簸时趁乱推了云父一把,云父没站稳直接掉下船,人就没了。
这些都是云允文偷听父子两人谈话时听到的,云允文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话。
但云允文在云雾书院念书,无论云见山与云鸿安云允城如何争斗,都没有波及云允文。
父子二人离开芸州后,也依旧让云允文留在书院。
云允文承了书院和云家的恩情,实在良心过意不去,就决定告诉云家真相。
是真是假,由云家查探,是否报复,由云家决定。
“查!一定要查个清楚,不能让父亲死的不明不白。”
徐晨星闯进房间,脸色铁青。
云母心痛难言,双手握紧,指尖的指甲掐破掌心都不觉。
云母拿出一个匣子,对云见山和徐晨星说:“这是成安侯府谋害书院和云家的罪证,不止侯府,云允城等人也能送进大狱。”
芸州路途遥远,事情过去多年,不好再回去查证。
先把人弄进牢里,再慢慢查证。
徐晨星接过匣子,信誓旦旦地说:“娘亲,你放心,一切交给我。”
正好屋外有人禀报太子前来拜访,徐晨星直接走后门把一匣子证据和信的事情跟太子说了,请求太子帮忙。
又不是让太子构陷臣子,太子当即将证据送到大理寺让大理寺依律查证。
至于云父的死,等抓到人了再慢慢问,这时候可是不禁止刑讯逼供的,云允城这样的废物会老实交代一切的。
大理寺的动作很快,证据确凿就开始抓人。
云允城一开始还不承认,见证据确凿之后,直接认罪了。
当大理寺官员询问云父的死时,得知自己之前承认的罪已经是死刑了,这人没有受刑直接承认了,反正都是一死。
得知结果,云母大哭一场,云见山和徐晨星彻夜难眠,是他们疏忽,让云父含冤而死。
云母拼命打点,让狱中的衙役好好招待云允城。
在被砍头之前,云允城日日忍受酷刑,为自己昔日的罪孽赎罪。
在殿试成绩揭晓那日,皇帝同时下旨,阐明徐晨星的身份,封徐晨星为齐王,封地为芸州,是皇子中第一个封王的。
同时下旨给徐晨星和云见山赐婚,天子之威,无人敢拒,对于二人的婚约,无论旁人是否认同,对外都是歌颂赞扬的。
另外,皇家感念云家对皇子的抚育,特下旨褒奖,封云母为一品诰命。
还有诺干赐给云家和徐晨星的赏赐,让本就富裕的云家更加富裕了。